Product category
日常維護是避免儀器故障、延長壽命的基礎,需在每次試驗開始前 30 分鐘和試驗結束后 1 小時內完成,重點關注易污染、易損耗部件:
1. 試驗前檢查(確保儀器 “可正常運行")
電源與接地檢查:確認電源線無破損、插頭插座接觸牢固;用萬用表檢測接地電阻(需≤4Ω),防止漏電或電磁干擾影響傳感器精度。
主機狀態檢查:開機后觀察顯示屏是否正常點亮,無報錯代碼(如 “E01 溫度異常"“E02 密度杯未識別" 等);若報錯,先排查對應部件(如溫度傳感器、密度杯接口),不可強行開機。
密度杯與密封件檢查:
目視檢查密度杯(通常為不銹鋼材質)無變形、劃痕、破損,內壁無殘留瀝青或銹蝕;
檢查杯蓋密封圈(多為丁腈橡膠或氟橡膠)無老化、開裂、脫落,若密封件表面有凹陷或彈性下降,需立即更換(避免測量時漏氣導致密度值偏低)。
溫度控制系統檢查:將溫度設定為常用試驗溫度(如 25℃),待溫度穩定后,用標準水銀溫度計(精度 0.1℃)對比儀器顯示溫度,誤差需≤±0.1℃;若超差,需先校準再使用。
2. 試驗后清潔(核心防瀝青殘留固化)
瀝青冷卻后易硬化結塊,難以清理且會腐蝕部件,需趁熱清潔(試驗結束后瀝青未凝固時):
密度杯清潔:
倒出杯內殘留瀝青,用軟毛刷(尼龍材質,避免刮傷內壁)蘸取專用瀝青清洗劑(如中性溶劑型清洗劑,禁止用三氯乙烯等強腐蝕性溶劑,以免損壞不銹鋼內壁)刷洗內壁;
用清水沖洗 3 次,再用無水乙醇擦拭內壁(去除水分,防止銹蝕),最后倒置在干燥支架上晾干(避免陽光直射);
若內壁有碳化殘留(瀝青過熱導致),可用細砂紙(800 目以上)輕輕打磨,再重復清洗步驟(打磨后需重新校準密度杯容積)。
主機與操作臺清潔:
用干抹布擦拭主機表面灰塵,若有瀝青滴落,用蘸取清洗劑的抹布擦拭后,再用干布擦干(禁止用水直接沖洗主機,防止電子元件受潮);
清理操作臺周圍的瀝青碎屑,保持儀器周邊通風干燥(避免潮濕導致線路老化)。
管路清潔(若為水循環控溫型儀器):
每次試驗后關閉水循環泵,打開排水閥排空管路內的水;
每月 1 次用 5% 檸檬酸溶液循環沖洗管路(清除水垢,防止堵塞影響控溫效率),沖洗后用清水再循環 2 次。